上海市罗星中学作为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,积极响应国家"人工智能+教育"战略,以"数智赋能"为核心,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。旨在通过成立专项领导小组、构建智能化教育生态、形成可推广的应用成果,实现"赋能教师、赋能学生、赋能管理者"三位一体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目标,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。
组长:校长
副组长:副校长(分管教学、信息化)
成员:课程发展处、学生发展处、信息中心、党政办负责人
职责:统筹规划、资源调配、监督实施、成果评估。
课程发展处:负责AI与学科融合的教研设计与教师培训。
学生发展处:探索AI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与五育融合的路径。
信息中心:提供技术支撑与平台搭建,保障数据安全。
党政办:协调资源、宣传推广、成果凝练。
智能资源库:结合"三个助手"平台,支持教师一键获取优质教案、习题及多媒体素材,利用AI辅助创建学科相关素材。
生成式备课工具:利用AI生成课堂活动设计、分层作业模板,提升备课效率。
AI互动课件:开发动态课件,通过AI实时生成课堂案例、思维导图等,增强课堂交互性。
虚拟助教:引入AI语音助手辅助课堂管理,实时记录学生参与度并反馈。
学情分析系统:基于AI数据分析学生知识掌握盲点,推送个性化辅导方案。
智能作业批改:利用OCR技术批改客观题,AI生成作文评价建议等,减轻教师负担。
自适应学习平台:为每位学生生成学习路径,动态推荐微课、习题及拓展资源。
错题智能诊断:AI分析错题原因,推送针对性强化训练。
AI虚拟学伴:通过语音交互解答学生疑问,提供24小时学习支持。
AR/VR场景应用:开发AI驱动的虚拟实验、历史场景重现,增强学习沉浸感。
德育AI助手:利用案例库模拟道德情境,引导学生参与AI互动决策。
体育与美育:AI分析运动姿态、绘画构图,提供个性化改进建议。
劳动教育:设计AI模拟劳动任务,结合实践基地开展智慧劳动课程。
智能流程:自动处理考勤统计、报表生成等事务性工作。
会议纪要生成:AI语音转写技术快速整理会议重点,提高管理效率。
数据驾驶舱:搭建校级数据可视化平台,实时监控教学、德育、后勤等关键指标。
AI评价系统:结合学生成长数据生成综合素质评价报告,支持科学决策。
跨平台整合:打通教务系统、学习平台、德育档案,构建统一数据中台。
隐私保护机制:建立分级数据权限管理,确保师生信息安全。
经费保障:设立专项经费,配套学校信息化预算。(预想)
技术保障:与高校、企业合作,建立"AI教育实验室"。(预想)
师资保障:组建"AI种子教师"团队,定期举办智慧沙龙。